预防精神心理疾病复发,这些技巧和方法你 get 到了吗?
据有效数据表明,精神心理疾病的复发是可控的,并非完全无能为力。但是想要做到减少甚至杜绝复发,需要注意一些防治精神心理疾病的方式和技巧。那么,患者出院后如何才能做好健康管理,降低复发率呢?下面一起看专家为大家解答。
一、 坚持服药和定期门诊复诊 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诊,遵医嘱服药,不要随意减量、停药。复诊时最好找自己住院期间的主治医生,主治医生比较熟悉病情,坚持半月一次复诊,可以让医生动态了解自己病情,便于医生及时调整药物。服药期间,如果感觉自己病情明显好转,想要减量;或者出现药物副作用或病情波动,想要调药,都需要及时联系医生,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。 病不了解,认为精神心理疾病就是治不好的,或者是羞耻,其实不是这样的,专家表示,我们应该意识到,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只是电脑功能的暂时紊乱,是失调,是疾病,也是可以治疗的。
二、识别早期复发信号并及时处理 患者居家期间注意自我监测,或请家属密切观察病情。患者如果出现夜里不睡、白天不起等睡眠节律改变;食欲下降、不按时吃饭等饮食习惯改变;烦躁不安、易发脾气等情绪不稳定;认为自己没病,拒绝服药,自制力缺失;多疑、自语自笑、行为怪异、懒散等异常表现,或者出现与患者上次复发前相同的其他表现,都应该引起警惕,积极就医。 三、充足规律的睡眠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由于受幻觉和妄想支配,精神常处在兴奋、躁动、紧张、恐惧、焦虑、忧郁状态之中。虽然依靠药物等治疗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,目前的精神心理药物已经研究出来副作用小了很多,对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有益无害,但是充足的自然睡眠仍然不可或缺。体力消耗以及精力恢复都需要睡眠的调整和修复,促进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平衡 四、健康生活和好的习惯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第三条中讲到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。作为精神病患者在服药期间,还应该做到戒烟禁酒,不饮用浓茶、咖啡、可乐等饮料,最好少食辛辣刺激食品。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,每天坚持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骑自行车等。运动的频率和强度为每周三次,每次45-60分钟,也可结合自己身体实际状况合理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。尽量减少久坐、白天久卧,合理安排工作、学习。 保持心理平衡就是保持开朗、豁达的生活态度;知足常乐,对自己不苛求,把目标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;对亲人、朋友保持合理的期待;对人表示善意,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 五、做好情绪管理 在生活中,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,包括认知心理学、正念减压心理治疗。也可参加医院等机构举办的心理卫生科普讲座,学会识别我们的情绪状态,学会如何减轻焦虑、减轻压力,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,积极应对,保持乐观的情绪。 六、家庭关系的融洽 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,家庭成员在相处的过程中不要相互埋怨、指责,而是相互支持、理解和包容。经常与患者谈心,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,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。此外,主动参加社交活动、积极融入集体生活、做好家庭康复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,从而使患者能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,过上更有价值、更有意义的生活。精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,只要能够正确面对,正视它,我们也可以战胜它。精神心理疾病在治疗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各方面协调,家庭和医院护理相结合。